NO.1
陜西:《陜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考核標準》出臺
日前,陜西省住建廳和省統計局聯合出臺了《陜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考核標準》(以下簡稱《考核標準》)。《考核標準》明確,考核共設置6個指標,即按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涉及事項的“辦理事項數、辦理用時、辦理成本、資料件數、印證資料、工作推進”進行考核。同時要求,每個市(區)每季度要向省營商辦隨機報送10個工程建設項目考核樣本,樣本要有普遍性,一年內樣本要涵蓋本行政轄區內的各個縣(區),同時要兼顧大中小不同項目。今年第三季度上報項目樣本應保證至少50%完成施工許可證核發。從第四季度開始,所有上報樣本均應完成施工許可證核發。
NO.2
遼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事項需7個工作日內公開
近日,遼寧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事項應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確定為依申請公開的,應按相關規定,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實施方案》要求,重大建設項目在批準和實施過程中,要依法重點公開批準服務信息、批準結果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設計變更信息、施工有關信息、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竣工有關信息等8類信息。
NO.3
青島: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
近日,青島市博物館珍貴文物展柜保護項目在市公共資源交易大廳進行網上開標,遠在河北、江蘇和江西的投標人全部通過網上簽到、網上開標、網上解密、網上確認開標記錄等順利完成整個過程,由此標志著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進入“互聯網+”時代,“線下不見面、線上面對面”成為現實。
青島市政務服務管理辦把企業群眾的痛點、堵點和難點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點,依托于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信息平臺的建設,努力打造“無紙化、零見面、零跑腿”的服務環境,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質量水平,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NO.4
大同:首次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
日前,大同市渾源縣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王莊堡、大仁莊、沙圪坨、千佛嶺、吳城鄉)村通硬化路工程項目順利完成在線開標評標定標,全過程實現無紙化操作、電子留痕、可詢可溯,成為大同市首個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項目。
渾源縣四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招標工作,由山西省和大同市發改部門牽頭推進,從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獲取、投標文件編制,到投標、開標、評標、定標、評標報告及監督全過程,均通過電子招投標平臺系統完成,是大同市“互聯網+招標采購”工作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的實際應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不僅大幅降低了市場主體交易成本,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公共資源交易的效率,而且使招投標過程更加簡潔安全,評標結果更為客觀準確。
NO.5
廊坊:首個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項目開標
8月14日,廊坊市首個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項目在永清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順利開標。
據了解,通過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平臺,參與項目投標企業可遞交電子投標文件,實現了招標文件網上上傳、保證金網上繳納、標書現場解密、專家網上進行評標等功能,顛覆了傳統的招投標方式,從原來的人工翻閱標書轉變為鼠標點擊查閱電子標書,不僅大大節約了投標成本,而且實現了全流程網上“綠色”招投標。這標志著該中心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下一步,該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積極推進遠程異地評標,打破區域化評標的局限,實現評標的遠程化。
NO.6
臨沂:招標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誠信行為考核辦法出臺
臨沂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誠信行為有了考核管理辦法——《臨沂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誠信行為考核管理辦法》(試行),根據該辦法,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誠信行為考核分為A、B、C、D四個等級,誠信行為考核等級為C、D級的機構和個人,取消年度各項評先評優資格。
據了解,根據規定,臨沂市招標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誠信行為等級按季度公開,于每季度最后一天公布誠信行為考核等級,考核期內無業績的不進行誠信行為等級考核,考核內容包括該季度在內的一年內的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