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改革
促進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加快推廣遠程異地評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四方面內容,系統推動在全國范圍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對打破地域限制,推動資源共享,提高評標質效,節約交易成本,確保公平公正,預防違法違規行為,助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突出指導性、實踐性破解改革難題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全面推廣網絡遠程異地評標”。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安排,湖北結合實際全力推進《遠程異地評標和評標專家庫共享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技術標準》)試行驗證工作,率先完成與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對接調試,并于2025年8月實施首例執行《技術標準》的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
圖為《遠程異地評標和評標專家庫共享技術標準》首次試行驗證觀摩現場。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供圖
實踐中,因為缺乏全國統一的標準規范指導,存在線下操作環節多、風險防范難度大,協同服務機制弱、組織保障效率低,主副場責任不明確、監督管理落地難等問題。《通知》堅持需求導向,針對具體環節和關鍵問題,從加強資源共享、完善協同服務機制、厘清主副場責任、加強組織保障等四方面予以明確,既提出了項目范圍、行政監督、現場考核等監管類的框架性要求,也明確了主副場分工合作、副場補償、評標保障、報酬標準等服務類的協同機制,同時進一步強化了相關軟硬件建設、安全防護、宣傳培訓等支撐類的標準規范,為加快推廣遠程異地評標提供了制度保障。
聚焦科學性、可操作性 實現融合互通
《通知》錨定標準化推進遠程異地評標,從五方面實現重點突破。
一是實現平臺融合、資源整合、技術聚合目標。通過統一總體技術架構,開放對接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各電子交易系統和工具軟件,達到“一次接入、處處互通”效果。
二是實現評標專家庫和場所工位資源共享目錄管理。以去中心化、技術中立、分布式網絡協同為指導思想,構建全國主副場互聯共享技術路徑,執行統一的服務流程,支持各地匯總形成共享目錄、線上自主選擇副場。
三是實現全流程電子化閉環操作。主場項目登記、工位預約、專家抽取,副場專家簽到、專家登錄,以及主副場間專家入會評審、評標報告簽署和信息歸檔等關鍵節點均能“無感”切換和“無縫”流轉。
圖為《遠程異地評標和評標專家庫共享技術標準》首例試行驗證項目評標主場實景圖。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供圖
四是實現全過程數字化見證、可溯可查。支持項目監督部門對主副場評標場所工位環境、評標會議音視頻交流、評委評審人臉與桌面操作軌跡等進行在線監管和回溯核查。
五是實現全過程安全可信。應用國密算法和數字證書加密主副場互聯節點,主副場交互鏈路全程加密傳輸,項目信息主副場內不出域管控,評標專家信息最小化調用。
強化擔當主動作為 抓好貫徹落實
《通知》要求各地招標投標指導協調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作用,在按照《技術標準》常態化推進省內跨地級市遠程異地評標的基礎上,加快推廣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
2025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招標投標市場管理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明確了必須采取跨區域遠程異地評標的政府投資項目規模標準,并要求大力推進席位制評標,實現全省評標專家和工位資源最大化、最優化共享使用。
圖為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遠程異地評標和評標專家庫共享系統頁面。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供圖
作為首個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點亮”的省份,湖北將嚴格按照《通知》有關要求,積極與更多的省份建立合作關系,進一步擴大專家資源共享范圍,打造評標工作的“廉潔圈”和“高效圈”,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注入強大動力。同時根據實踐應用情況,主動發現問題,積極改進優化,及時反饋意見,為提高《技術標準》的科學性、可操作性貢獻力量。籌劃編制評標專家庫技術團標,為進一步推廣遠程異地評標提供配套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