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播放免费线上观看-日本视频播放-日本视频www色变态-日本视频www-成人 在线播放-成人 日韩 在线

行業新聞

  •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方案的前世今生

  •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網
  • 時間:2016-04-08

  2014年以來,國務院加緊部署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工作。隨著這項工作的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的總體情況發生了變化,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采購等作為公共資源交易的重要部分,按要求都應當進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經國務院批準,2015年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國辦發〔2015〕63號,以下簡稱《方案》),這個文件是國家層面系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改革的第一份里程碑的指導文件,對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發改委作為這項工作的協調部門,牽頭起草相關制度,督促指導各地落實。其中,國家發改委法規司作為《方案》的起草部門,參與了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等具體工作。

  他們如何理解“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方案》是在哪種背景下起草出臺的?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的關鍵點是什么?日前,政府采購信息報/網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一些“背后的故事”。

  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如何產生的?《方案》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

  一是草創期。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一些地方開始探索建立各式各樣的有形市場,比如建設部門成立了建設工程有形市場,然后逐步擴展到各個行業的建設工程,以及土地、礦產、國有產權等領域。2002年,建設部、國家紀委、監察部印發《關于健全和規范有形建筑市場的若干意見》,這是第一個從政策角度規范有形市場的文件。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發端于建筑有形市場,逐步拓展至工程建設各個領域,由各部門分散建設和運營。

  二是入軌期。

  2002年,浙江省紹興市把政府各部門分散設立的交易市場集中起來,實行管辦分離,建立統一集中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這是全國第一家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這也是這個階段公認出現比較早的、有案可查的事件。這個試點經驗在浙江全省推廣,因此浙江是第一個在地市層面都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省份。這種經驗隨后在江西、安徽、湖北包括全國得到推廣。

  這種模式得到了中紀委、監察部的大力推廣。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公共資源配置、公共資產交易、公共產品生產領域市場運行機制”,第一次將涉及公共資源交易的內容寫進了全會中。同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集中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這種集中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模式得到了大力度的發展。

  2012年4月,中紀委、監察部在江西南昌召開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工作推進會,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央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何勇出席并講話,要求在全國部署公共資源交易“一委一辦一中心”的模式。同年,中共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推動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的工程項目、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進場交易。在當年,原鐵道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發文,要求本行業的工程建設項目按照屬地原則,全部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原鐵道部還發文撤銷了原鐵道部原有的工程交易市場的一級市場,以及下屬18個局的二級交易市場,全部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2012年對公共資源交易改革而言是一個重要年份,《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出臺,該條例第五條規定,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招標投標交易場所,這是首次在國務院的行政法規里明確了“有形交易市場”的法律地位,從招投標交易的角度賦予這類“交易市場”法律上的定位;“招標投標交易場所不得與行政監督部門存在隸屬關系,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強調提供公共服務。

  截止到2015年,全國共有4000多個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其中單項交易市場2800個,兩種以上交易類別的綜合性市場1200余個。2015年,全國通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的交易金額超過20萬億元。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整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發展的階段,也是在法律法規和文件中給予定位明確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紀檢監察部門主導,工程建設領域的整治為主,重點在機構、人員的整合。

  三是融合發展期。

  2013年,黨的十八大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該方案通過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提出,要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首次明確了要整合四大公共資源交易版塊,進入統一的平臺進行交易,而且明確這項工作由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出有關方案。

  此外,在本屆政府第一次和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均強調要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改革,實行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把公共資源交易納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強化事前、事后、事中監管,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職能創新。李克強總理關于“實行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的要求,是起草《方案》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

  按照中央和國務院部署,2013年4月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中編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資委等相關部門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方案》。

  2015年7月31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委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方案》。《方案》的出臺標志著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平臺工作也進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首次提出“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之前,無論是“有形市場”還是“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用的都是“市場”的提法。從“市場”到“平臺”,標志著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思路發生了變化。市場是一個有形的機構,是孤立的點狀,而平臺是電子化、立體化的,是網狀的。在本屆政府強調“互聯網+”,信息化手段不斷創新,科技和產業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市場”轉化為“平臺”,一詞之差,賦予了公共資源交易新的內涵和外延,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因此,可以說信息化融合是起草《方案》的重要指導思想。

  公共資源統一進場交易有歷史必然性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2015年《方案》出臺,回顧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的發展歷程,可以說,公共資源統一進場交易這種形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出現,在本世紀第一個10年得到大力度推廣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一是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出現,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一種客觀選擇。因為我國還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的歷史階段,建筑資產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是整合建議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約束行政權力、建設廉潔政府的現實需要。因為公共資源交易是行政審批權力集中、資金和資源管理權力集中、各種利益集中、矛盾交織的領域,也是腐敗高發易發的領域。

  落實《方案》要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究竟什么是公共資源?公共資源為什么要納入到統一的平臺進行管理?在起草《方案》時,反復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公共資源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市場,起草和落實好《方案》的前提和核心就是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包括工程建設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在內的公共資源交易活動,能否最終有效的配置資源,關鍵就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所有經濟活動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如何有效配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