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共青團中央作交流發言,國家信息中心就各部門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支持“信用中國”網站建設方案進行匯報,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研究討論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部門分工方案、落實中央改革辦《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落實情況督察報告》的整改方案等九項議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楊子強出席會議并講話。
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共青團中央等部門發言介紹了本部門在信用建設方面開展的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對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建立黑名單制度、推進網絡信用建設、加快社會信用領域立法等提出意見建議。國家信息中心匯報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建設運行情況。目前,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歸集信息4.29億條,“信用中國”網站公開數據4100余萬條,訪問量達3400余萬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楊子強同志指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是一句話,也不是一個短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從長遠來說,要靠國民素質,但在現階段還是要靠機制和制度。
一是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政府部門聯合激勵和懲戒,政府部門在行政許可執法,通過實施信用分類管理,對守信誠信社會成員給予各類辦事便利,當然也包括資金、政策支持;反之就增加辦事成本和難度,這是政府職責。另一方面是市場激勵和懲戒,通過征信機構、行業自律組織,歸集社會成員的信用信息,提供征信服務和其他信息服務,在社會經濟交易中,采取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這種辦法,對好的社會成員給予辦事方便,降低辦事成本;反之,則提高社會經濟交易的難度和成本。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這是中國金融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歸集了8.2億個人、2160萬企業信息,如果到期貸款不還,出現失信行為,在其他金融機構也貸不了款,還包括信用卡等業務,凡是金融交易方面,都做不成了。
二是要想解決好聯合激勵和懲戒,把這個機制建好關鍵是我們歸集、整理、公開和共享。信用信息是社會體系激勵機制和懲戒機制建設最重要的基礎,沒有信息,形成不了共享,聯合懲戒是不可能的。現階段各個部門都掌握了大量的公共信息,形成聯合以后是一種優勢。沒有信息歸集、數據互聯互通共享,這個機制是不可能做好的。
三是要強調提高信用信息及時性和準確性,激勵和懲戒來源于信息,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是非常重要的。準確及時的信息對于分析社會成員的誠信狀況至關重要。不正確信息會給信息主體造成危害,也會影響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作用發揮。不能就信息的采集而采集,發布而發布,要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連維良同志表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的各個成員單位肩負著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推進信用建設的重要職責,肩負人民群眾要求建立誠信社會的重托。下一步,將著重抓好“五個二”工程,即10項重點任務。
一是抓好兩個備忘錄,即守信聯合激勵備忘錄和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截至目前,已經出臺的是“1+6”,即1個聯合激勵備忘錄,針對A級納稅人的聯合激勵,涉及29個部門,41項激勵措施。6個聯合懲戒備忘錄,分別針對失信被執行人、失信工商企業、失信納稅人、失信上市公司、失信安全生產經營單位和責任人、以及環保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最多的涉及44個部門,90多項懲戒措施。這些備忘錄的出臺和實施,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幅提高了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逐漸形成了正向引導、反向倒逼的機制,讓更多的人選擇自覺誠實守信。今年年底前,將完成3個聯合激勵備忘錄、10個以上新的聯合懲戒備忘錄的目標,初步覆蓋重要行業和領域。
二是抓好兩個名單,即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兩個名單的信息都要實現共享和有序公開。紅名單出現失信行為要及時撤銷,動態調整;黑名單糾正了失信行為要明確信用修復標準,分門別類、科學規范。
三是抓好兩個協同,即信息共享協同和聯合獎懲協同。信息共享是聯合獎懲的基礎,各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時對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實現信用信息互聯互通。數據顯示,今年國家發改委第二批專項建設基金申報過程中,就有27家“黑名單”企業受到限制,涉及金額約32.6億元。下一步凡是簽訂聯合激勵、聯合懲戒備忘錄的部門,都要在各自的信息系統中嵌入信用信息查詢使用,做到“應查必查”、“獎懲到位”。
四是抓好兩個公示,即行政許可信息公示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目前“信用中國”網站已經歸集的“雙公示”信息達到了600多萬條,既提高了市場透明度,方便市場主體識別風險,也為信用服務機構采集信息提供便利。同時,也通過社會監督倒逼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五是抓好兩個建設,即以自律為基礎開展行業領域信用建設和引入第三方征信機構開展行業領域信用建設。一方面繼續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升行業誠信水平。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征信機構參與行業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行業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必須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特別是發揮第三方征信機構作用。目前,國家發改委在煤炭、電力、鹽業、石油天然氣、企業債券、鋼鐵、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開始試點,引入符合條件的征信機構開展合作,引導征信機構建立信用記錄、編制行業信用狀況監測報告、開展信用大數據分析等,為政府決策監管提供參考。下一步引入第三方征信機構參與行業建設和信用監管,要進一步向更多更寬行業領域推廣。
連維良同志在會議總結時強調,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做好四個方面。一是搶抓機遇。目前形勢倒逼、任務倒逼、需求倒逼、整改倒逼,信用建設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倒逼就是機遇,壓力就是動力,必須以勇于擔當的精神,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二是積極作為。按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年度工作要點、中改辦督察報告等文件要求,積極落實10項重點任務。三是及時完善。對于信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四是互相支持。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在聯合獎懲、組織活動等工作中互相配合支持,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扎實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